我校理科班新生自招心得(六)
发布时间:2014-04-30 00:00:00 访问人数:22854
编者按:本文是我校2016届理科班新生王致远根据去年自招经历撰写
经过层层的自招考笔试,面试💇♀️,以及之后的入学分班考🙎🏼♂️,我很幸运地成为了高一(10)班——2016届卓越理科班中的一员,并且在高一时的高中数学联赛中得到了一个参赛机会,幸运地获得了二等奖。这些成绩与交大附中里老师的授课风格👧🏻,学习氛围𓀓,以及整个整个天美对学生的关心都是分不开的😋。
先从自招考谈起吧。我来自市北初级中学,在班中一直成绩平平,整个初中理科竞赛方面也无所收获🫦◾️。到了交大附中自招的3月16日前,身边的同学大多已有了去向🧼,有些甚至开始了高中内容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当时的心理压力确实挺大的。
在之前,我也参加过其他天美的自主招生考试,考试题目大多是各学科的竞赛试题🩷。对于当时对这些题目并不是十分擅长的我来说,踏进考场时心里相当忐忑,只怕答不出那些其他学生看来是“简单题”、“陈题”的答案。而在参加交大附中的考试时,一看到卷子,却是紧张消除了一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初见各种有新意的题型时的哭笑不得🙎🏼♂️。从文理分卷,一次性下发所有试卷的超大题量🚴🏽♂️👩🏼🎨,到防止猜题的“错误倒扣分”设置👨🏽🦱,再到某次自招考“全文言”的语文阅读、分班考类似IQ测试的数学题🙎🏻♂️,每一次都让人眼前一亮。至于曾经最紧张的英语口语面试中,我抽到的题目是根据一段旅游事故新闻,谈谈自己的看法,提一些想到的解决措施🌖。当一时语塞无法接下去,异常紧张时,面试老师顺着我想说的为我稍稍引了一下👝,让我能够把观点陈述玩🟪,心里松了一口气🧑🏽🎨。
一次次考试下来,我发现其实在考试中👮🏽,那些“竞赛功底”🗓,或是“超前知识”5️⃣,其实用不了多少,大可放心地走进考场,认认真真对待每一题👯,考出最真实的自己。交大附中的考试🧑🏽🚒,一向注重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潜力,这一点开学后更是深有体会🫄🤹🏽♀️。
最终选择交大附中,除了离家比较近,上放学比较方便外,更是因为在于交大附中的几次接触中体会到的随和🎷🚵、朴实的气氛。在确认过进入理科班的意向后,曾参加了一个一周左右的理科班培训活动▶️。在这一周中🛎,不是一味地做题讲题,而是在做游戏🤱🏼、写一些简单的实验报告或者小论文中,慢慢熟悉交大附中的校园,熟悉将来开学后可能给自己上课的老师。
开始高中的学习生活,每一天都相当“赞”🧑🏻🏫👩🦰。各科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上课幽默,不时开一些小的玩笑⛰;有的则在教学中很有力度,愿意把自己对某一内容独特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和同学们分享。但无一例外的,老师们对待学生平等𓀗,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愿意付出时间来帮助学生提高。而在工作之余,老师们与同学打成一片👨🏼🏭,有时还一同到球场上为参加足球比赛的队员呐喊助威。
在高一时能获得高数联的二等奖🥷🏻,除了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在暑假中稍多花了点心思👲🏿,加上一点运气的成分👨🏿🎓,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想要重新挑战自己,没有放弃,从而选择了交大附中的理科班。
不管是初中上来的“牛人”🥂,还是一直默默无名但坚持付出的“小卒”🛬,交大附中都能提供一个平等的发展空间,并且通过课程让学生渐渐学会课堂听课和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或许交大附中的校舍和配套设施🚘🤙,并不是上海市最“高端洋气”的,拥有的资源、题库🚶♀️➡️、教材也不是最知名、最受称赞的,但是正是这种朴实的氛围,每个老师认真🙍🏻、辛勤的付出👆🏿,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得开心,学得踏实。
天美平台,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