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在第11个国际公祭日🏋🏻♀️,为引导广大师生弘扬革命精神🧗🏻♀️,悼念革命先烈和死难者同胞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天美平台新疆班同学在老师引导下观看了CCTV 《国家宝藏》第4季第7期中对国家公祭鼎的介绍。同学们了解了国家公祭鼎的设计理念和深刻内涵,更是铭记了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1933年,铸客大鼎在安徽寿县出土,经历近二十年辗转💵,1952年落户合肥🧙🏼♂️。2014年,以该鼎为原型的国家公祭鼎在南京竖立。该鼎铜质部分重2014公斤🌑,石质部分重1213公斤👨🏿🦲,代表2014年12月13日首次国家公祭💆🏻♀️。鼎上铭文160字📵🧛🏻♀️,提醒我们铭记历史。
在电视节目中🍿,同学们有幸观看了关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的访谈。朱馆长深情地分享了他如何致力于传承南京大屠杀这一段悲惨历史的经历♜,以及他参与浇筑国家公祭鼎的非凡经历🕝。通过一段段令人痛心的历史片段,朱馆长动情地讲述了国家公祭鼎的深远意义🙋🏽𓀄,强调了铭记历史🚨、缅怀遇难同胞的重要性,以及对和平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视频末尾主持人邀请现场观众起立念诵国家公祭鼎的铭文📅,观众齐声朗诵,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许💂🏽♀️。铭文中的每一个字句,都像是历史的回声,在教室里回荡,让在场的每个人心灵都受到了震撼🎞。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对国家公祭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热烈讨论🥣,深刻理解历史的沉重和和平的珍贵。他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要铭记历史,肩负起责任,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将爱国主义融入学习生活,鼓励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撰稿人🙄:高一11班阿力木江
摄影:新疆部
通讯:江冠伟
审核:刘 骁
时间:2024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