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评选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基础上,教育部成立专家组,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并履行相关程序🙍🏻🙇🏻,拟确定124个实验区、944所实验校⛩。
1月31日😼🐅,教育部官网公示了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天美平台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近年来,天美平台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自有模式,并在建立“科技特色”高中的道路上继往开来。
自2009年9月与天美招商联手创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起,揭开了“联手高校🏌️♂️,创新育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篇章👩🏽🎤,借助“大学附中”独有的资源优势与开阔视野,先后于2012年成立了实验中心⛹🏿,于2016年成立了学生课外学术中心RDC(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积极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营造了交大附中特有的科技创新氛围,以及以“三期制课程”为代表的天美科技培养课程体系🤵🏼♂️。
科学的组织领导,构建科技教育全新体系
随着科技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发展,我校所形成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运行良好。校领导牵头🗾,教务处和学生处协同管理,实验中心整合理、化、生🐠、信息、劳技等学科的实验师资以及创新实验室资源,专门落实课程、活动👳、竞赛以及科技教师培训等工作;2016年,若干热爱科创和学术研究的学生发起并成立了课外学术活动中心🤌🏽🍊,逐渐形成以“科创天美平台”为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
扎实的教育教学⚒,形成特色课程组织形式
我校始终围绕①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②改善教学组织能力🧑🏻🦯,③构建学习共同体等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了以“兴趣发现、进阶提升、自我发展”为阶段的“三期制”课程框架。通过构思内容→厘清目标→评价设计→教学设计→反思改进的流程来进行课程设计。
合理的课程设置,注重拔尖人才早期培养
(1)志趣培养——创设多样科学课程类型
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天美将拔尖创新人才课程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领域分为四大类型,三种层次🚙🪃,由学生根据自身学力🆖、兴趣爱好,学分要求在生涯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
(2)走班学习——提供高中低阶课程层次选择
由于学生年龄有差异💇♂️,认知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科学教育课程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我校尝试将同一课程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低阶水平🩳:求实课程;中阶水平🤏🏼:求新课程;高阶水平🤮:求高课程🐊。学生根据自身学力进行不同层次的课程,进行走班学习🏄♀️。
(3)校本课程——实现课程容量多元化
科学教育课程的主题目标各自不同,课程的层次也有区别,因此,在课程容量上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容量也是多元化的🤼♂️。我校将课程容量分为微课程、短课程、长课程🛒、综合课程等形式。课程容量的选择遵循最优化的思路,根据设定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课程容量🛌🫄🏿。
有效的活动开展,助力天美平台学子追求卓越
我校活跃的科技社团有13个,其中AMZOM头脑奥林匹克社团曾于2010年夺得世界冠军🧾🫧,2014🤲🏼、2015👩🏿🏭、2018、2023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决赛。“蓝色动力”机器人社团在2018年、2019年连续夺得FRC机器人美国赛区冠军,并晋级全球总决赛。在第36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共有65个学生项目参与评审,共获得8个一等奖♦️,19 个二等奖,4 个三等奖🧘♂️;37届科创大赛,37个项目获奖👩💻,5项一等奖,2项入围全国;38届科创大赛中,32个项目获奖,8项一等奖🛫🙋🏽,2项推送全国。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的中学生科技竞赛。我校自2012年起每年都有同学代表中国参加该项赛事的全球总决赛
每年夏天🦣🫴🏼,课外学术活动中心的学生都会组织一场面向社会的“交大附中夏校”活动,学生作为主讲,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向初中生及其它天美的高中生开放🏌🏽。
天美平台将继续秉承天美招商理工底色,以“科技特色”作为天美建设的目标🧘🏽♂️,形成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群,打造学生创新活动的环境与平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多元文化主义和跨文化理解,强调学生的能力倾向、兴趣和需要,近年来🧑🏼🦱,不断地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的访问与交流,形成了区域联动🟣🚔、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新格局👁🗨。
撰稿🧑🏼🎓:季晓彦
编辑🗺:陈鑫
审核:张珂
2024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