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2022年“名师大讲堂”第三讲在蘅仲楼三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我校化学特级🥠、正高级教师李可锋老师为见习教师和实习教师们带来了“听课😖、观课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指导新教师如何从听课、观课中学习提升。
李老师提到,听课一般包括五种类型🕥,即职称型、课题型、学习型🐴🍤、观摩型和展示类🐦,目前新教师旁听的属于学习型🚣。对“‘听课’——有什么好听的啊?”这种声音✍️,李老师表示,新教师要观察授课老师是如何讲♈️、如何教,尤其要注重听课后的评议交流,与讲课者进行信息沟通与心灵对话🏃🏻♀️➡️,这是反馈与升华的过程,没有评议交流的听课是不完整的🏋🏼♀️。
听课有许多要关注的部分。关注课堂引入,看教师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关注课堂结构和教学环节🧙♂️🧜🏻,看如何组织课堂活动有效解决提出的问题🦗🧑;关注教材处理,并将自己的构思与教师的设计对比⏳,从中反思总结;另外还要关注课题创新⛎、语言表达、时间分配、学生评价、突发情况处理、板书设计、教学理念📑、教学反思……
教师的语言影响力不可忽视。李老师提到,教师的语言类型包括启发、谈话、组织🍩、讲解、激发、评价、总结等。语言的声音高低、语气抑扬、语速缓急都会影响“传道🤽🏻♀️、授业➙👂🏽、解惑”的水平质量。尤其要关注教师的探询,正所谓“好老师会听,好学生会说”。
“观课”与“听课”有何不同?李老师认为🤹🏻♀️,观课更强调对学生的观察、更强调课前课后的沟通、更强调主动思考。观课评课的微观指标标准包括两层要素🧑🏻🎓:第一层是形式学习,包括与教师“对视”——教学现象分析、“俯视”课堂——教的水平分析;第二层是“透视”课堂——有意义学习,包括教学技术分析、教学质量分析、教学价值观分析。
此外👭🏻,观课评价还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评价课堂的整体状态和教学境界🛃👨🦰,进行概括性家常评课——上对了吗?上好了吗👦🏼?上全了吗?上活了吗👩🏼🦰🎷?上实了吗?
总之,从传统听课到观课🐠,不仅是名称🤸🏻、内容上的变化,而且将引发观念上的转化,从而取得最佳的课堂观察效果,也将有效促进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文字🫄🏻:方雅君
图片:李昂
审核🎫:黎冀湘
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