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举办的第四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于2021年5月14日-16日在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举行。经竞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评审🍜、竞赛组委会审定👩🏻💻👩🏻🍳,竞赛总决赛各类奖项获奖名单于近日揭晓。
继第三届“青教赛”我校获得特等奖1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的优异成绩之后,我校青年教师在第四届“青教赛”中再创佳绩👮🏼!陈静文🧕🏿、陈暄、唐翔、金怡、陈英等5位教师认真备赛、不断精进🤦🏻♂️,从26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个特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陈静文 中学外语类特等奖
陈 暄 中学综合类特等奖
唐 翔 中学数学类二等奖
金 怡 中学语文类三等奖
陈 英 中小学思政课专项三等奖
陈静文 中学外语类特等奖
中学一级教师,杨浦区教育教学新秀。在平凡教学中和学生共寻生活不平凡的意义,于方寸讲台上和学生共品英语无限的魅力。曾获上海市“第十六届高中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全国“第十届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课例评选二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20次学术年会” 优秀课例奖,杨浦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三等奖🌈。杨浦区第四期“种子计划”成员。
青教赛的备赛过程是一场智慧和汗水融合的马拉松❔🤵♂️。这不仅仅是选手个人的拼搏,更是交大附中倾力支持的校领导们和优秀的外语组全体老师的同心努力。这场长跑中有过多次跌倒站起🧕🏼🌟,数次几近极限🤮,但队友的鼓励和陪伴是我继续坚持的强大动力。于我而言,最宝贵的是备赛过程中感受到的来自同事的温暖和支持,这让我无问结果,勇往直前。
本次青教赛重视单元整体设计,我们尝试贯通教材前后单元⇾,以长作业的形式融入经典名著阅读🚕,并有机穿插多模态素材🦀🪠,使教学立足于单元,而不止步于单元🤹🏻。精良的教学设计有赖于技艺并举的课堂呈现——“演课”。看似独角戏的演课过程中充满了教师对学生视角的体悟和呈现,折射了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这个艰苦又幸福的磨课过程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教学之细腻和深广,也将一如既往地践行青教赛所赋予的“千锤百炼出精品”的精神🧏🏼♂️。
陈暄 中学综合类特等奖
中学一级教师🟰,任教物理学科。“循序渐进👊🏿,严谨朴实,生动活泼”是其追求的教学特色🔨。2017年荣获交大附中“巾帼建功标兵”👨🏿⚖️,2018年荣获交大附中“园丁奖”,2020年参与上海市空中课堂高三物理的录制工作👮🏿。
第一次参加市级教学比赛,第一次承担如此高强度的任务🎶,第一次尝试大单元教学设计。处处都是挑战,处处都是压力,对自己有成长的期许🧖🏽♂️🚯,更有怕自己无法承担的焦虑🈹,正是这两种情绪的支撑,让我不敢懈怠🏊🏽,不断精进。
12G的电子资料与50多页的手写材料,是一百八十多个夜晚“熬”出的成果9️⃣。从单元视角审视每一堂课💁🏽♀️,从细枝末节打磨每一环节✳️👷🏻♀️,青教赛的备赛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又不断重塑的过程🤟,它令我对物理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对“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和体悟。
这次难忘的青教赛之旅让我实现了自我突破和成长,这离不开交大附中物理组团队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各位同事、专家和领导的关怀和指导,真诚感谢所有人,谢谢你们的一路相伴。
唐翔 中学数学类二等奖
中学一级教师⛎,杨浦区教育教学新秀🕵🏿♂️。曾获杨浦区第十八届“小荷杯”教学比赛数学组一等奖,2020年上海市高中数学教师课例展示与培训活动一等奖👨🏿🏫。参与编写《剑指双一流——强基校测备考教程(高中数学)》🧑🏿🍼。
参加青教赛,收获的不只是荣誉👇,更多的是比赛过程中的成长。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数学组全体老师极大的支持。大家纷纷来听课、提修改意见🍪,很多想法都让我眼前一亮,开拓了自己的思路。更有特级教师的一对一亲身传授👆🏻🧊,教材编写者亲身讲述编写思路,真可谓收获满满。回顾整个备赛过程,收获要远比付出多得多,感谢在备赛过程中给予我指导与帮助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
金怡 中学语文类三等奖
自2009年入职交大附中以来,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育人🦸🏿,获得上海交大思源基础教育奖教金(金奖)、校园丁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教学上扎实耕耘、追求卓越,任教班级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积极参加全国以及市区教育教学比赛💃🏻,曾获全国内高班优质课决赛二等奖,杨浦区第十三届“百花杯”教学比赛语文组二等奖。入选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在各类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在参赛前👱♂️,我从未想过这次比赛是一次如此漫长的“修炼”之路。统编教材“双新”背景下,以往的备课材料无法选用🐖👱♀️。“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理念统摄下,十节课的统筹需要“整体感与独特性”并重🤼♍️,这些都是我一路走来遇到的困惑和尝试去解决的问题👨🚒。从校级选拔赛到区级模拟赛直至市级决赛🔣,半年的备赛时间里,一次次的推倒与重来,一次次的磨课与修改,我体验了从未有过的艰辛和焦灼。但是,回望这一路走来🙍🏿♀️,收获亦多,最大的收获是真正体会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内涵,比赛的过程也是自己对新课程和新教材做出思考和实践的过程𓀄,相信这次比赛将会更好地引领自己走向未来之路🏫。感谢一路上给予我帮助的各位前辈和同仁📟。
陈英 中小学思政课专项三等奖
中学一级教师🧑🏿🦲,杨浦区第五届骨干教师后备人选🔫📌。在潜心钻研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新教材,研究“议题”教学模式,用心探索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曾获2018年上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2018年参与课题《区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内容学科课程开发及实施》,参与编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资源手册》⛹️♀️,2019年杨浦区第二届时政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19年杨浦区政治学科论文评比二等奖,2019年杨浦区“百花杯”三等奖🥈。
于我而言,青教赛是一场淬炼,是一次成长🧷,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感谢所有指导过我的前辈和专家,感谢天美和政治组全体同仁给予我的帮助🧚🏿♀️🧘🏻♀️、支持和鼓励🫰🏻🗡,让我可以有勇气和信心走完整个赛程。
十个课时的打磨与推敲,让我对单元与课时、课时与课时之间的关系把握更为深刻,也让我对教材、学情、教法之间的关联理解更为圆融✦。每一次打破与重组🏟,都是灵感的跳动与思维的碰撞,过程艰辛但内心丰盈🤹🏼。
教材载言,指引课标🅾️,揉碎重塑如淬陶。
今后道路,不敢告劳👩🏿✈️。加勤加勉👩🏽🏫,不忘初心🚣🏿♀️,孜孜不倦夕与朝。
怀敬畏,需谨慎前行,戒骄戒躁。
供稿🕴:教研处
2021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