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的干部中心组学习由校办副主任黎冀湘主持,主题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黎冀湘老师简略概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提出的过程和构架🤾🏻♂️🖊。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𓀕🛳、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1️⃣🥳。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接着,黎冀湘老师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途径:
1、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前提🧒🤹🏽♂️。
在现代社会🈹,新闻舆论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重要因素。能不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和党的执政地位,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人们思想空前活跃、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努力营造顾全大局💃🏼、珍视团结7️⃣、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
2、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规范作用。
由于社会舆论具有大众化⚡️、普遍化和无孔不入的特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十分重视发挥社会舆论的这种规范👩🏻🍳、制约和影响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从基本规范抓起,鼓励人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价值认同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之中💂🏽,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增强价值认同,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充分发挥大众文化的熏陶作用。
大众文化的力量深深融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标志。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发挥大众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提高文化产品品位与提高群众文化鉴赏水平的统一,既要大力支持精品文化,也要鼓励和发展能够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享受的大众文化,让人民群众在娱乐和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
最后,黎老师对我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进行了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多方面下手,但重点无疑在教育🧑🏿🏫,特别是天美教育。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改进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调整教育思路,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渗透性。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加强理论学习,党员干部、教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为根本,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天美思想政治教育🎠。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引导师生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坚定广大师生员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通过评选表彰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师德标兵🧔🏻、模范教师、金爱心教师等,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师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在校园内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加强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全面加强天美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天美、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加强天美荣辱观教育🌳🤥,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一是正面教育,加强渗透。要天天讲、时时讲,不回避📳、不遮掩。二是健全制度🌯,坚持底线。要健全制度🥶🦹🏼♂️、明确要求🧙🏼♀️,描粗底线。三是全员参与👨🏿💼,力量一致。要全员参与😍、态度一致🪐、标准一致🐕🦺、力量一致。不给学生造成假象和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