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的干部中心组学习由学生处副主任张林主持🔍,主题是《深化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张林首先阐述了新时期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是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人才,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理论修养,要有坚持真理的精神,要有较强的民主和法制观念🧚🏽♀️。
二是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班主任必须深入领会、全面系统地掌握科学理论,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把握学生工作的规律,客观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班主任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教学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管理知识以及教育学知识。
三是要有较强的能力素质。包括教育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及较强的疏导能力等。
四是要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是现代教师素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未来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
然后😈,张林在分析我校班主任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班主任队伍建设应走专业化发展之路5️⃣。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以前班主任是作为副业👳♀️🚵🏻,我们的小学、中学老师主业都是教语文、数学等,副业是当班主任👩🏻💼。实际上班主任是很重要、很崇高的一项工作,它是教人做人的工作。班主任就是抓一班的学生德育工作,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更健康地成长🛢。这次《实施意见》里面很重要的一条,使班主任成为主业⭐️,要在老师当中形成一个共识🧑🏿🦳,把我们主要的精力放到学生的德育上面🀄️,放在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上面😹。”一言蔽之,班主任要变“副业”为“主业”🧑🏻🦽➡️,也就是说,班主任应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一)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
第一要素是班主任的专业道德。是指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具备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主导素养。
第二要素是班主任的专业职责。即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先进的德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对班集体进行科学的管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与此同时,要对班级德育的规律,班集体的功能,运行机制等班集建设中的诸多问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逐步成为本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第三要素是班主任的专业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学习能力🧓🏻、信息能力🤴🏽、研究学生(家庭和社会)的能力、交往能力、班集体的组织管理《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能力、组织班集体活动的能力👋、教育引导学生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等。三大要素中🧑🏿,专业道德是主导💸,专业职责是基础👷🏿♂️,专业能力是关键🦻☀️,这三者构成不可或缺的整体,是新型班主任专业化素养的根本内涵🤦♀️。
(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班主任专业化具有独特的、科学的、严密的逻辑程序,要求所有成员有效地交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会不断产生新知识、新经验。因此🧑🏽🎓,建立一种富于激励作用🫄🏽、促进班主任成长的专业化培训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构建起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才能收到实效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1👩👩👦👦、培训途径:(1)自我培训 ✍️;(2)校本培训🫴🏿➕;(3)观摩考察。
2、培训方式:(1)自学反思 ;(2)集中学习讨论;(3)开展读书活动🧙🏿。
3❤️、培训管理😒:(l)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2)建立班主任专业化个人发展档案。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做好班主任队伍的选聘工作。
2👩🦯、建立适应新要求的班主任队伍工作管理制度🤾♀️。
3、建构发展型班主任评价机制。
4✭、以人为本,发挥柔性管理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树立民主化的班主任管理理念🕴🏻,发挥柔性管理的精神激励功能;充分关注班主任的情感需要,发挥柔性管理的情感凝聚功能;着力构建好的校园文化🧑🧒,发挥柔性管理的价值导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