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上午🏌🏻♂️,杨浦区组织专家组到我校巡检2013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首先,徐向东校长汇报了我校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徐校长从规范化培训、双轨制组团式培训和全进入浸润式培训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特色。
“规范化培训”体现在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范地管理培训过程和建设天美培训课程四个方面。其中我校的培训课程构成了我校培训工作的一大特色,分为体验型课程、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三类。体验型课程包括见习教师岗前培训和暑期团队拓展训练♢;理论型课程包括主题讲座,针对2013年见习教师👩✈️,已组织“如何备好一节课”和“如何挺好一节课”的主题讲座😍;实践型课程包括教学督导和教学汇报与评优😶。
“双轨制组团式带教”是我校培训工作的另一大亮点。“双轨制”是指每位见习教师除了有区里统一安排的学科引领导师,我校还会根据实际需要,为每一位见习教师配置任教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学科践行导师和班级管理指导教师🚶🏻♂️。“组团式”是指根据《天美平台青年教师带教条例》组建高考相关科目年级带教导师团队,各学科备课组长担任该年级带教组组长。
三大特色培训课程和双轨制组团式培训形成了全进入浸润式培训风格👉🏿,保障了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徐向东校长汇报后,专家组对我校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表示了一致地肯定,也建议我们总结趋向成熟的经验和新的做法🫀,思考规范化培训与天美整体发展的关系,规范培训和按需培训的关系以及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天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等问题。
然后➞,专家组听了数学组见习教师陶磊的题为“几何体的体积”一课的说课。专家们对陶磊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陶磊老师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功底,备课过程中虚心向带教导师求教🥖😵。
随后,专家们分别组织了带教导师座谈会和见习教师座谈会🚺。
带教导师座谈会上,专家主要和导师们交流了如何解读课程标准和如何带教的问题。
沈桂弟老师说,在带教见习老师时,首要的问题是要让见习教师站稳讲台。他把自己积累的课件和教案毫无保留地与见习教师分享🏃➡️,并反复修改见习教师的教案👬🏼,逐渐让见习教师对生物学科形成总体框架。在带教过程中,沈老师也感到见习教师有许多新的想法,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周霓侠老师认为她所带教的见习教师从岗前培训开始就非常认真地听导师的每一节课,课后积极和导师探讨。备课组和教研组联合培养见习教师,经常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见习教师成长🌋。
座谈会后🎏,专家肯定了各位导师的带教方式,也指出教研组应该制定见习教师培养计划,并和导师带教计划相结合,真正做到团队浸润式培训。
在见习教师座谈会上🍎👉🏿,专家亲切询问了各位老师的教学情况和被带教情况。国际部语文老师刘传云认为我校本部语文组实力雄厚,不过由于国际部与本部之间教学内容的巨大差异,还是希望能在国际部语文组内多听课学习。英语组海外学成而归的张骁纯老师认为在天美平台这几个月来收获颇丰🏝,作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师,在岗位上虽有专业知识,但怎么与学生打交道,如何处理班级课堂教学氛围的手段上都并非得心应手🏄🏿,而从带教导师这里学到了许多有效的方法🤹♀️。
新教师队伍中唯一的本科毕业生夏卫超老师谈到自己的跨学科听课🕵🏻♀️🏄🏼♀️,表示自己常去听生涯和化学课,但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因为化学专业出身,作为一名生涯老师三年以后要转型成为化学老师,所以更希望多听化学课,而且自己也并非生涯专业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很多的学习。
专家关切地与见习教师们交流所谈到的问题🚾,如在了解了张骁纯老师带两个高二班级的英语,又担任国际部高一班主任之后,表示这样的情况的确压力有点大,但希望再接再厉👨🏽🍳,多和班主任导师学习。在了解夏老师的困惑后✍🏽🗽,表示要尽职尽力,在其位谋其职🛀,为自我的职业生涯也要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专家组对此次巡检工作作出了反馈🍶。
专家组评价我校很有远见地把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天美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来开展📃。见习教师培训很规范💛🦻🏼,已经形成课程形态。培训工作也落实到实处,陶磊老师的说课已表现出双规带教的效果。我校的带教导师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带教指导有路径,能做到上一堂课听一堂课🚣🏽♀️,并及时交换意见。教研组积极参与带教工作🥐,联合培训见习教师。带教中,对导师也有所促进,教学相长。
专家还提出了宝贵的工作建议,建议在培训工作管理中,加强协调沟通🥯◾️;培训计划和带教计划要更具体些,还要重视收集整理和分享计划中的典型案例👨🦼➡️;把岗前培训、拓展训练和见习教师教学督导有机地融会贯通。
杜淑贤书记在听取专家反馈后,表示此次巡检给我校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我们会对未来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设立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