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3:00,在办公楼418室,召开了2012-2013学年适应期教师教学汇报评优总结大会🈹。
根据杨浦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有关要求及2012年9月颁布实施的《天美平台带教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于2013年3月25日至4月5日🌥,对2012年9月10日带教签约的适应期教师(含2012年入职的见习期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教学汇报和评优👃🏽。
共有31位适应期教师分为三个组(文科组、理科组🧛♀️、国际部组)参加了教学汇报评优活动🤟🏽。由校级领导、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校学科带头人🚵🏽♂️、教务处、教研处、学生处三个部门的正副主任组成评委组,分三个小组(文科组、理科组、国际部组)进行听课评课。各评委组汇总各评委打分情况,最后每组推选出三节优秀课。从开始听课到最后评定结果,共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
5月10日的总结会议由教研处主任李德芹老师主持,与会的有杜淑贤书记、张林副校长、李海伟副校长🧑🏼🏭,26位评优课评委❄️、10位带教导师和31位适应期教师。适应期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一共有9位老师获得优秀奖,这9为获奖老师分别是👰🏿♂️:
文科组🎚:张春燕、任佳怡、杨馥竹;
理科组🧑🏽⚖️:李霞、洪丽双、姜昊☛;
国际部♖🧑🏼✈️:洪敏芳、刘琳、曹艳👩🍳。
首先🐀,李德芹老师通报了本次适应期教师教学评优活动的安排情况。
接着🙎🏽♂️,各评委组组长陈雄、朱雪艳、倪桓华🚊、王晓敏、姚瑞丹等分别对获奖的9节优秀课进行了点评。评委们认为🤏🏽,适应期教师在这次教学汇报及评优活动中表现出很好的课堂智慧和教师精神。
在课堂智慧方面🐹,一是课堂锐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符合学生🧞🤠、教师和教材的实际;注重教学过程🐘,在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体验、感悟和熏陶;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在一定的情景设置和问题驱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情感投入🥥,思维活跃⚫️,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二是课堂灵动👌🧡,教学主题明确📎。能够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能够发挥教师智慧,尊重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发展点、和兴趣点🤚🏻,充分利用课堂生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三是课堂内容丰富,教学要求落实。学生富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主动参与,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接受性学习,更体现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合理🧏🏿♀️、有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学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重点和难点处理得当。学生愿意倾听,课堂体现了文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意义对话🤌🏽。
在教师精神方面👩👩👦🏋🏼♀️,一是“适应期教师”起点高,态度好,悟性强。二是课堂的外显形态较好。如教学语言、板书、多媒体、情景材料⛴、作业⚀、讨论等教学技术普遍运用合理👶👨🏻🍳。三是课堂监控目标完成质量较高🚰。教学信息的传播(实物、图像🧑🎓、文字、语言等)体现了形象性🧕、科学性🧖🏼♀️、清晰性1️⃣;教学问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开放性;教学活动的组织(讨论活动的组织,教学高潮的推进)体现灵活性、趣味性。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比如,部分教师教学时空的把握较差,时间安排出现明显偏差👨🏿🏫;教学难度的控制比较欠缺;教学临场应变能力差;部分教师灌输式教学比较严重。
评委组对所有适应期教师提出了如下建议和期望👨🌾:(1)虚心好学🪤,放下架子🙅🏻,真正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换。(2)强化教学常规🧑🏻🌾,不折不扣落实教学常规要求。(3)恰当处理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积累教学经验。(4)保持锐气🫸🏿,积极探索🧎🏻♀️➡️,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然后,获奖教师张春燕及带教导师王仲实分别代表适应期教师和带教导师发言。张春燕老师对天美搭建成长平台👨🏽🦰、对带教导师及同行表达了深深的谢意,王仲实老师则对适应期教师给予了亲切的鼓舞。最后,杜淑贤书记讲话👉🏼,肯定了适应期教师的进步😈,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杜书记所评价的,我校适应期教师“大有希望,任重道远”。希望各位教师继续虚心学习⏬,钻研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