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帮助学科教师理解新的课程标准🚴🏽♂️,把握新教材理念,优化课堂教学,11月23日-26日交大附中组织开展了“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共安排了6门学科9节教学研讨课。天美平台 - 招商共赢,财富联盟!🏘、嘉定分校、闵行分校𓀍、浦东天美平台实验高中及部分杨浦区老师200多人参与了听课研讨活动🖍。
11月23日下午是跨学科专场。实验中心曹益成老师以“科学作图与分析”为题,向同学推荐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图表类型🤵🏻♀️,并在简单的介绍和举例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活动👼🏿🐥,将跨学科问题的实验数据转化成科学图表。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展示🧑🏽🏫,大家对几种图表的选择和应用场景的理解更加深刻🧖🏻♂️⚆。
11月24日上午是英语专场📱。首先🙆🏿👶🏼,青年教师胡思茹老师上了新教材(上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culture focus板块的A House of History。接着陈静文老师带来了新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的viewing课👉🏼,The Pastimes in the Past。
在研讨环节,刘超、詹玲两位专家肯定了两堂课中的亮点,认为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关注了单元整体设计,同时也关注到了单元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能在课堂上有效再现。两位年轻教师展现了自身良好的专业功底,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最后,英语特级教师朱雪艳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做了总结💪🏿,强调在新教材背景下对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1月24日下午是语文专场🧛🏻♀️。顾亮老师执教的是高一必修上《短歌行》和《归园田居》的比较阅读🕵️。通过比较两首诗中呈现出的人生困境与人生选择〽️,引领学生一同探寻诗歌背后的诗意🦼。
范晔文老师以“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为题👂🏽🐖,从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作文题入手📅,引导学生熟悉“偷换概念”“混淆概念”和“转移话题”等逻辑谬误的现象和本质🏊🏿♂️,并对所示范文的逻辑谬误进行改写,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课后点评环节中,冯渊、王玮两位专家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准备,认为两节课符合“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方向,同时也指出有待完善之处。
11月25日上午政治教学专场,顾颖老师以《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题,紧紧围绕“中国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一议题🤗,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议题式教学法,注重价值引领。
区教研员杨鹏老师从教师教态、理论深度、创新实践、教案撰写等方面对顾颖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11月25日下午数学教学专场,也是曾国光、王国江杨浦区数学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双新驱动,同课异构”为主题,首先🫃🏼,徐捷老师和林小萍老师进行教学展示。两位老师根据任教班级的学情和学力的差异👎🏻,对“函数的单调性”这一课题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实现了分层教学🤌🏽。
对于程度较好的实验班👨🏽⚕️,徐捷老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更加偏重对于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两大核心素养的渗透🧎🏻♀️➡️;而任教平行班的林小萍老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多借助于几何直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演绎。
课后,区教研员孙晖老师和复旦附中肖恩利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的点评,肯定了教学设计的亮点🔶,也提出了改进完善的建议。
11月26日上午历史教学专场,王瀚巍老师执教“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以最近外交部就美方行为发表的评论作为导入,带领学生详细分析冷战的背景和诱因,并以表格形式简单总结两大阵营在冷战期间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如今的中美关系🧑🏿🏫🛠,理解我国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策略的意图。
参与研讨的教师均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认为本课亮点之一是史料丰富多样,教师对材料运用得当。教研员王钊老师既肯定了本课的成功之处,也指出一些不足之处。
我校近期集中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研讨活动👸🏼,使相关学科的老师对于如何处理新教材,上好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各科新教材落地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教研处供稿
202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