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13:30-16:00🤦🏼♀️👨🏽⚕️,我校外语组在君洪楼418会议室进行了学科工作坊第38场活动,这也是英语学科工作坊第4场活动。杨浦区教研员王宏年🥐🥋,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及闵行分校英语组全体教师出席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我校英语教研组长、特级教师朱雪艳老师主持。
首先,朱雪艳老师致欢迎辞,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在中青年教师说课环节中共有六位老师进行说课,他们分别是来自交大附中的黄琼老师®️、庄凌老师🧓、季晓彦老师;来自闵行分校的李剑诗老师以及来自嘉定分校的曾娇老师与华艺翔老师🤘🏻。六位老师说课的内容围绕着在2019年11月27日进行的交大附中首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所使用的新教材文章The 1940s House 展开。黄琼老师谈到了新教材文本的设计思路和实践体会🏋️,提出课文应作为学生语言交际的平台🤳🏿,在课堂上要注意学生语言的动态生成🔣,因此板书的设计不仅要有预设,还要有留白,注重形成课堂的语言清单。庄凌老师侧重谈了对阅读课第一课时设计切入点的思考🙅🏽,分享了自己首次使用新教材的感受。曾娇老师主要讲述了她在解读新课标与新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设计的与课程有关的活动🔬🫚。李剑诗老师将文本中主人公面临不同层次的需求与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金字塔原理进行类比,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共情能力👷🏽♂️。季晓彦老师及华艺翔老师则回归到语言本身,从副词的角度架构文本的脉络🏊🏼,注重学生语言产出中对相关词汇的输出。
在说课环节🙋🏻,各位老师了解到六位参加比赛的老师在课程准备阶段所付出的努力:精读文本,翻阅文献,查找相关音频视频🪐,试讲磨合,总结归纳🧑🦱,最终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且极具启发性的公开课。
针对每位教师的说课, 区教研员王宏年老师都做出了细致的解读和中肯的评价✉️。她肯定了各位老师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做出的努力与尝试,并指出,六位老师都展示出了很好的语言素养,做到了在解读文本要领的基础上深挖课本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用和思维能力❇️,在活动设计方面照顾了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王宏年老师也对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殷切的期许。她表示♥︎,每一位老师在课程设计环节最好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文本,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呈现具体的教学目标🟨。此外,老师们还要注重平衡课堂设计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关系,在不断激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要留心不要把教师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最后,朱雪艳老师对当天的学科工作坊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肯定了六位老师的努力与他们交流分享的借鉴意义,对教研员的细致点评表示了感谢🙋🏻,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阅读教学的见解与建议🚣。
本次学科工作坊活动为出席的每一位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大家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收获满满👩🎤,并将激励各位教师在新课标🌥,新教材推行的背景下,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更新教学理念,强化专业素养,促进教学提升。
部门💇🏼:教研处🧔🏿♂️🂠、外语组
2020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