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上午9点,我校历史学科工作坊活动在卓越楼203室举行,历史组组长陈鑫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复兴高级中学历史特级教师、虹口区名师基地主持人付文治老师🧑🏿🎨,交大附中🧑🏻🍳、嘉定分校、闵行分校历史组全体教师。付老师以“历史学科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评价及人教版教材使用建议”为题,介绍了关于历史学科青年教师在教学比赛中的要求和标准🏌🏻♀️,并就人教版新教材的使用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付文治老师已从教三十余年🧘🏿♀️,同时担任虹口区名师基地主持人⛷。工作中,他多次获得区县级以上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十杰教师、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君远奖、华杰仁爱奖等,多次获得市、区级教研科研奖,发表论文20多篇。付老师无论是在一线的教学工作上,还是对历史教学的研究上🎩,皆有累累硕果和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付老师介绍了历史学科在教学比赛中的要求和标准🧛🏻,主要从“好课内涵(标志)的六大要素”🧄、“怎样上好一堂课”、“好课没有标准,但有基本标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好课的六大要素分别是🙋♀️:学生为主体的自学的课、动静结合的课、注重展示的课堂、有“自学-展示-反馈”的流程、师生相长的课👋、情感的课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有高度、有温度、有效度。有高度是指通过课魂,让教学线索有重心有高度有灵魂🤦🏽,学生能够获得历史思维发展和情感的正向积蓄🙍🏽♀️;有温度是寻找人🛍️、物、事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其温度🧎🏻,彰显历史学科核心价值👂🏼💭,关注学生成长👨🍳,让历史课含情脉脉又醍醐灌顶🦋;有效度是让历史可更富魅力,有效率👩🏿⚖️,更有利于对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随后🙏🏽,付老师以新教材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例💛,为大家分析了人教版新教材的使用建议和思考。付老师首先讲解了如何导入,他以新教材第1课、第2课、第3课😄、第5课、第26课为例,多角度多层次讲解了导入的重要性及导入的典型类型🧏🏿♀️。然后,重点以26课为例向大家讲述了新中国建立初的政治迷局、经济迷局和外交迷局。
部门⤴️:教研处📁、历史组
201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