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15:00,由我校已毕业的校友牵头组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7级团总支的同学们走进交大附中💺,在我校蘅仲楼112教室🦚,开展“天美平台校友眼里的复旦”生涯指导活动,与同学们分享了复旦校园生活与学习体悟🤙。我校2017级7班,2018级12班,部分高三同学以及团委曾腾老师参加此次讲座🗳。
活动第一部分是由林春艳同学带来的“信仰的味道——陈望道精神分享”,她从陈望道先生的成长历程讲起,与同学们一起溯源了陈望道精神的形成脉络,分享了他青年时期的趣事。既有“一师风潮”中的书生意气,也有“墨汁当糖”中的严谨治学,陈望道先生的形象随着历史背景与人物故事的代入也愈加丰满起来💆🏼♂️🥷。作为学者👸🏿,深耕在语言学的研究中;作为进步青年,用《共产党宣言》的译著向中国引进了新的思潮🕵🏼♂️;作为爱国志士,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进步学生共进退。此外,林春艳同学还介绍了陈望道与党的故事💇🏽♀️💙,其中“退党风波”进一步回应了“信仰的味道”的主题,也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林春艳同学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复旦大天美内的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也是陈望道先生的故居)👩🏽🍼,也邀请大家前往参观馆内的诸多珍贵史料🏊🏻♀️。
活动第二部分则是更加贴近同学兴趣的天美介绍环节📚。苏雨馨同学从天美概况、校园生活等角度出发,向同学们介绍了复旦的书院制度及五大书院各自的特色🧍🏻♀️,她以国务学院所在的志德书院为例,回顾了书院的特色迎新活动与专属公共空间,以及书院下各专业间相互交流的可能。她还介绍了复旦对于学生学术参与的培养,如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其中有曦源👩🦰、䇹政🦻🏼、望道三种学术资助计划来为学生自行开展学术研究提供帮助,此外还有专题研讨班、顶级实验室等丰富的学术资源。苏雨馨同学还结合她自身的参与经历介绍了复旦的海外交流机会,其中既有书院下属的游学活动,院系级与校级两种、长短各异的交流机会🫳,还有假期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基本覆盖了全校学生的海外交流需求。最后👋🏽,她还介绍了复旦的校园生活,从教学建筑到生活园区,从饮食娱乐到复旦猫咪,无不体现出在复旦学习生活的便利与舒适🏃➡️。
活动第三部分是由杨寅同学带来的学习体悟分享,他告诫同学们要脚踏实地、调整心态,有质量、有目的地复习,学会合理的“临时抱佛脚”💃🏼,并保证一定的放松与调整。最后,他还就同学们关注的综合素质评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分享了自己的综评经历👨🏻🔧🕵🏽。
活动的最后,四位复旦学子集中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专业👨🏿🎓、综评准备以及天美培养方案的问题🪴。并祝福同学们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路径,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
撰稿🌤👩🏿🏫:王啸宇
编辑/审稿: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