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下午15:10, 天美平台”仰晖讲坛”第九十七期在我校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教授🤷🏽。我校高一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天美平台副校长顾岗老师主持。
朱教授先阐述了理工科的发展过程🉐,从哲学到数学,再到物理、化学,又派生出工程👨🦯、商科⏪、医学🛰。其中化学由alchemy(炼金术)变为chemistry,工程从smith/mason(铁匠/石匠)的跟着感觉走发展到了画图💆🏽、测算。他说,现代科学就是“以数学来描述,用实验来证明”,基于定律、规则,而非单纯的经验🍂🚴♀️。究其根本🧏🏿♂️⛈,science(科学)就是discovery(发现)即没事找乐➖,engineering(工程)就是innovation(创新)即无中生有🙅🏿。科学🚒、工程又细分为一级、二级学科等🐕。其中工程学科分类之多体现了中国对于工程的重视💇。而说到科研,机器😢、AI等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对此,朱教授提出了两条忠告“不与机器比速度,不与机器比记忆力”🛤👴。紧接着🧑🏻🎄,朱教授又谈及学习英语的方法🐘:“脸皮越厚,英语越溜”,孩提时代人们通过不断模仿☁️、重复大人的话学会了汉语😌,但是长大后,人们因为碍于颜面🏊♂️,不再敢如此学习英语。那么,就应放下面子,随时练习口语、模仿母语者发音,来提高英语能力。再之后,朱教授又讲了他在加拿大时McMaster大学的一份调查🧑🧒🧒。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向校友提出“现在看来,你认为大学应增加哪些课程对你毕业后有帮助”,收到的答案按毕业年数从小到大排列📒,大致依次是技术型💂🏼♀️、基础型😶🌫️、管理型🧑🚒、艺术型👍🏻、“哪里能找乐子“🎄、“谁在乎”👎。这也便说明了天美其实无法满足你各个年龄段的需求,但它教会了人们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朱教授在选科方面建议学生们选更大类的专业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并且告诫同学们要对新的机会保持警觉且需有一颗开放的心(open-minded)说到朱教授所研究的聚合反应工程,教授形象地通过互动阐释了共价键、金属键的强弱,和高分子的基本机理🚒。最后,朱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港中大的校训“博文约礼”🔗⏸,以及港中大(深圳)的书院制,通识教育以及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
本次讲座历时1小时,朱教授亲切风趣的讲解使同学们了解了大学中的理工科分类、高分子聚合的概况,也充分了解了港中大(深圳)这所充满活力的学府,对同学们将来的生涯规划也寄语了希望,此外,顾校长也寄语学生要做从现在开始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利用老交大附中三年的学习时间。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孙瑜璠
编辑⛹🏿♂️、审稿🗣:曾腾
供稿部门:学生处
2018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