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徽菜、徽派雕刻、徽派建筑、徽商文化…… 当拼图中的每一部分在四天的研学过程中逐渐被拾起👣🫃🏼,我们的徽州印象被充实完整。其中最后的重音落在了今天徽字号中的徽雕上。
最好的艺术源于生活中,融入生活里。甫一入徽国书院所见雕饰便是最好的诠释🧞♀️。雕饰与建筑混融一体,在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水墨画中注入了徽雕中的人文精神与人间温情——是美好的祈愿也是历史记忆的再现🧑🏽🎨;是个人情感的寄托更是一个地域中人们共同的文化🍱。
我们踏进徽雕艺术博物馆中,是深入了一方艺术世界🤏🏻。砖💃🏻、木🏄🏻♂️、石🫲🏽、竹🏄🏼♂️🧏🏿,艺术家们的创作是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桥梁🧑🏼✈️,他们感知物料并倾注心血🏌🏼🦹🏼♀️,延续为文人笔筒上竹雕的风骨👨🏽🎓、木雕名画中的巧思……
我们亲身体验竹雕,对此前欣赏的艺术便有了更多更深刻的心得体会😼。刻刀与木相触,过刚易折🧚🏽♀️、过柔无痕✍🏽,唯有细心👲🏼、耐心🧕🏼✍🏼、用心🧜🏽,方能收获真正的 “艺术品”——修身立德亦同理👼🏿,须有恒心与韧性🅾️,砥砺前行🦢。
闭营仪式如期举行🦘。四天研学的时间🧝🏼👍🏻,文化衫上由一片空白到勾勒轮廓、落下最终一笔🔒;我们的研学过程同时走向尾声。
当各班代表走上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文化衫手绘作品👩🏽⚕️、将这几天里在记忆中打上深深烙印的一幕幕向大家娓娓道来📍,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触动、有共鸣、有场景在浮现、有满腔感怀不知从何处说起。
或许是这几天研学中走近不曾熟知的独特文化与生命历程中不曾有过的别样生活轨迹所带来的 “时空扭转” 的微妙感觉;或许是在一次次了解古法传承人们的工匠精神是所生发的感悟🍬;又或许是几天与同伴们在一起凝聚一心、恣意挥洒青春,预备走向未知的征程所带来的百感交集…… 这几天𓀍,对我们的意义有太多太多➾。有如作为代表发言的何桢同学所提到的 “文化”、“精神”🔜、“凝聚”、“青春”🧍🏻、“选择” 等等,更有每一个人未言明的其它种种。
一柄戒尺与一颗充实的心,是我们收获的最后成果🧞💹。带上归途的📰,是这几天中所有的回忆与感悟。三天前我们乘着列车向徽州驶去🧖🏿♂️,轻快的高铁满满载着我们的期待。今天我们依依不舍地向徽州挥手作别,为此次研学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这片黄山脚下的土地上,四天的研学生活转瞬即逝。徽州文化博物馆里流动的悠悠古韵🌼,屯溪老街上烟气氤氲的老店🧑🎨🌜,呈坎村的粉墙黛瓦👼🏿,还有篝火晚会上炽热的火焰、热情的歌舞,我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徽文化之美,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研学之旅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止。中华文明上下悠悠五千年,而徽文化尚只是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如此深厚、灿烂👩🏻🎤。我们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当家人👨🏻⚕️,更要牢记这次研学的所见🤜🏼、所闻、所学,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去了解文化、学习文化、传承文化。
列车仍坚定地向前驶着,越过山丘👩🏼💼、穿过平原。我们的道路⁉️🤜,还很长。
—完—
供稿人:高二(8)👠,(16)班(改稿人🥛:周静妍)
图片🦸♂️:高二全体
编辑🥧:周静妍🧑🏻🦽,邱诗羽,杨晓婷,俞天琪
审稿人:张林🧑🏽🦳,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