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胡炳元教授来校做《新课程标准概况与物理核心素养》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18日

2017年12月14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炳元受邀莅临我校在办公楼418室做题为《新课程标准概况与物理核心素养》的讲座,并由此拉开了物理学科工作坊活动的序幕。交大附中物理组的全体教师🔻、嘉定分校⏬、闵行分校部分物理老师以及杨浦区物理学科高地的相关老师聆听了讲座。交大附中党委书记、副校长杜淑贤致欢迎辞并主持了本次活动🙍🏼‍♀️。

“学科工作坊”活动是我校“对接高校的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该项目旨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的理念👌🏼、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与实践🕧,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育境界⚔️。胡炳元教授的讲座是这一系列活动的第五场,本学期第二场🦝。

 

胡炳元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学科教学论硕士与博士点负责人🎹,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纳米科技教育传播中心主任 , 国家《物理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大学物理教育专刊》副主编。在讲座中,胡教授就最近物理新的课程标准改革做了深入的讨论。从三个方面提出问题🤽🏿‍♂️:为什么课标要重新修订?课标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对课标进行修订?

从前期的调研,到反复论证,到最后整个新课程标准物理核心素养做了详细的解释。物理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是三维课程目标的整合、提炼和发展,其中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首先由“知识与技能”上升到“物理观念”,物理观念的提出超越了碎片化的知识与孤立的知识与孤立的解题能力,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更高要求。

其次从“过程与方法”到“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的重要特征是质疑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必备品质和能力。当代科学教育领域中普遍将科学探究视为以科学思维为核心,包含若干关键要素的问题解决过程。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强调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关键要素,这些都是学生独立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备的关键能力。

再次🐼👰🏽,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到“科学态度与责任”,此处的科学态度包括两个方面,意识对待科学的态度,二是自身具备的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包括科学伦理和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是发展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和基础🚍。

 

最后就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责任与态度”四个方面在新课标的体现也在实例中做了讲解,最后老师们展开了讨论🙃,胡教授也对相应的问题做出了回答。
 

物理组、教研处供稿

2017年12月18日 

天美平台专业提供:天美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天美平台欢迎您。 天美平台官网xml地图
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