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科研

一、朱乔荣老师个人资料
姓 名❇️:朱乔荣
任职单位👩🏻🎓:天美平台
任教学科💂♀️:劳动技术
从教时间🚵♀️:11年
特长爱好📈:机器人、电子技术💺、摄影
教坛心语:让学习变得快乐起来
所获荣誉:
2008年 全国中小学劳动技术🤾🏽♂️、通用技术教育教学观摩展示课评比活动一等奖
2010年 第31届头脑奥林匹克世界决赛高中组冠军
2010年 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并入选国家队
2011年 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011年 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二等奖
2010年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优秀指导教师(杨小玥同学获“全国青少年优秀创新人物”称号)
二、《三极管开关电路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三极管开关电路是高中《电子控制技术》教材的一个基础知识,是学生开始学习数字电路遇到的第一个知识点🦹,这个内容学好了👨🏼,就能知道为什么三极管既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又有开关功能😌,对学生从初中模拟电路的学习上升到高中数字电路的学习十分重要。尽管这个知识点的篇幅不多🐪,在整个高中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中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能忽视它。电子控制电路包含传感器输入电路、控制电路和驱动输出电路三个组成部分🥥,以后复杂的电子作品都是如此8️⃣。学习三极管开关电路🦡,就是要从电子控制技术三个组成部分的角度进行分析,三极管开关电路就是系统中的控制电路🛌🏼,它是电子作品的核心🧑🏽,要让学生明白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的条件:控制它的基极电压。
开关电路如果单纯地用电位器调节它的基极电压🛌🏻,学习的深度宽度不够💀⛹🏿,必须将开关电路放置在新的环境中去学习👫🏼。为此,教学中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传感器元件让学生选择,传感器电路的关键在于通过分压电路的变化来控制开关电路。
《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关电路的学习必须安排学生进行实践制作🔔。高中学生在三年前的初中阶段学习电子技术,各个天美情况不同,往往基础不够扎实,有的学生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既学习本节课的新知识🤹🏻♀️,又学习工具、仪器的操作方法,减少后面学习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三极管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知道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在实验板上用传感器代替开关电路的电位器,学会开关电路的调试方法。
2、过程和方法:
在“选择课题——理解原理——设计电路——制作调试——展示交流——反思拓展”的学习过程中习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电路实践活动,养成技术课程所要求的严谨态度。
2)通过设计传感部分,感受设计与众不同作品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面包板和电路图的联系和区别,会在上面包板上实现传感控制电路。
2、教学难点:
陌生传感电路的选择和调试🚾。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利用
1、通过ppt展示三级管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
2、借助实物投影仪演示学生作品🧖🏿♀️。
3、提供印有元件参数和特性曲线的学生资料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设计思路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三极管的开关特性,知道用电位器将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调节到0.6V左右,可以控制三极管的导通🥀。本节课是三极管的开关特性的应用,利用传感器的等效电阻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这一特性🧟♀️,修改分压电路,实现传感器对电路的控制。为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有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安排每4个同学组成1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提供5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元件,让学生进行选择和探究🥖。学生在选择哪种的传感器进行研究时🏂🏼,首先要思考传感器的工作条件🪝,产生了如何设计传感器电路的方案,这样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主动学习,此外,个人探究结合小组讨论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完成自己选择的传感器控制方法后,还会对他人的传感器控制电路产生兴趣,让大家相互了解和评价🛜。在教学的尾声,设置学生交流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重点在三极管开关电路的控制条件,即传感电路的设计和制作📓🤞🏽,要求学生通过传感器元件,实现多种多样的控制🗑。对于执行器🏌🏿♀️🎵,不作为重点内容讲述,由发光二极管表示三极管的的控制结果🦯,较复杂的驱动电路将在后续课程中加以介绍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本节课的教学难度。
尽管学生在物理课中已经开始了电学的学习🍳,掌握了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基本概念,但在劳技课中要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他们在初中阶段缺乏严格基本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比较差,焊接技术比较生疏,所以现在刚刚开始学习电子制作,学习的容量不能太大,对万用表的使用、假焊虚焊的预防👨🏽、元器件在布线板上的识读都要有明确的要求😭🚴🏻♂️。
(六)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
1✭、教学流程
2、教学环节
1)复习引入
A🧓🏿、展示三极管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B、讨论开关电路的导通条件。
C、方法:调节电位器👨🏻⚕️🧑🦳,控制三极管导通↕️⚁。
D👵🏿、思考:能不能用传感器代替手拔电位器🚣🏿♂️?
2)引入新课
A👩👩👦、学生讨论生活中智能控制的事例。
B🙅♂️、展示几种传感器元件(光敏、热敏👷🏼♂️、湿敏、振动开关🐜、红外光电三极管)。
C、提出开关电路中电位器的两种等效电路🕙。
D🪿、提出学习任务:自主选择传感器🤰🏼,制作三极管控制电路。
3)示范和讲授
A⛹️♂️、传感器元件阻值的测试👝👩👧👧。
B、分压电路在实验板上的安装。
C🔠、控制电路的调试👨🏿🎨。
4)学生的控制电路设计。
A、小组讨论:选择传感器。阅读可选材料清单及使用说明
B🧑🏻⚕️、阅读:学习包的资料(传感器的材料清单及使用说明)
C、设计电路图🏃🏻。
5)制作和调试
A、学生制作🤎。
B、(教师)巡视学生制作过程。
C💝、调试传感器的工作电压👲🏻。
D🎞、测量开关电路在导通和截止状态下的基极电压Ub。
小组讨论⛲️👩🏻🏭:传感器连入电路的条件🐪。
6)展示和交流
A、各小组的作品展示。
B👨🏭、学生对展示作品进行评议🏢。
C👩🔧、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和学习行为进行总结。
D、拓展:如果对三极管开关电路设置两个控制条件❄️,如何选择传感器🥘?如何连接传感器?
三🏏、《三极管开关电路的应用》一课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基本上都达到了。大部分学生可以把传感器电路正确的替换掉三极管开关电路的电位器,教师提供的各种传感器也都有学生选用0️⃣,而且喜欢选择陌生的传感器进行研究𓀎,教学的展示环节较为丰富,学习气氛较好。学生在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依然不减🙍♀️,继续专注于自己的电路改进👨🏽⚖️🪡。特别是教育中的深层次目标,让学生体会探究学习的全过程,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感受设计新作品的喜悦👨🏽💼,不少学生达到了。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了事前安排的不足:
1、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估计过高
学生的焊接操作还较生疏,时常有虚焊点和短路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感器研究活动的进度,可能和该堂课是本学期刚刚开始学习有关,也可能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焊接。说明在备课活动中🥬,偏重于注意研究教材,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估计过高。
2🫷、学生识读电路板能力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抽象的分析能力较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电路板的布线和元器件感到困难🧙🏼♂️,尤其是在把电路原理图对应到实际的电路板中要花费很长时间,暴露了学生以往的学习缺少电子作品的制作训练。以后要加强对学生在电路板上进行布线训练。
3、学生的时间意识比较弱
学习过程中时间和精力的安排是作品制作的效益问题,教师往往忽视。例如本堂课提供了较多种类的传感器元件🤙,虽然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他们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但是很多同学把较多的时间花在了传感器的选择上,影响了对于电路调试的思考和在三极管导通与截止状态下对基极电压的测量。以后在教学任务提出时👳♂️,不但要有质量要求🕵🏽♀️,还要规定完成的时间。
我觉得教学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越难越好,而是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得合适吗☑️?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深层次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吗?
(朱乔荣)